甘宁
甘宁(?-215年),字兴霸,巴郡临江县(今重庆市忠县)人,是三国时期东吴的著名将领,曾经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不被重用,转投孙权麾下受到周瑜、吕蒙的推举。其功勋主要在曹魏的战役中表现显赫,孙权曾称赞道:“孟德有张辽,孤有甘兴霸,足可敌矣。”
甘宁简介资料
主君
孙权
出生地点
益州巴郡临江县(今重庆市忠县)
出生时间
175 年
名
宁
国家
东吴
奇闻轶事
甘宁少年时好游侠,纠集人马,持弓弩,在地方上为非作歹,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,身佩铃铛,衣着华丽,人称“锦帆贼”。当地闻铃响,即知道是甘宁出现。二十多岁时,停止抢劫,熟读诸子
姓
甘
子
甘瓌 甘述
子女
甘述、甘瓌
字
兴霸
性别
男性
时代
东汉末年
死亡时间
222 年
籍贯
益州巴郡临江县(今重庆市忠县)
职位
折冲将军
逝世地点
东吴
相关人物
同事
黄祖
同事
丁奉
参加
合肥之战
敌对
张昭
敌对
刘璋
敌对
凌操
敌对
曹操
甘宁相关文献
《甘宁传》辨疑
《甘宁传》辨疑
,后随鲁肃镇益阳,拒关羽。羽号有三万人,自择选锐士五千人,投县上流十馀里浅濑,云欲
查看全文
[甘宁传]辨疑
[甘宁传]辨疑
,[甘宁传]原顺序:后随鲁肃镇益阳,拒关羽。羽号有三万人,自择选锐士五千人,投县上
查看全文
甘宁
生平甘宁本是南阳人,先客于巴郡。本为吏使,举为计掾,后为蜀郡丞,不久,弃官回家(可能是因起兵反对刘璋不敌所致,详见下文)。甘宁少年时好游侠,纠集人马,持弓弩,在地方上为非作歹,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,身佩铃铛,衣着华丽,人称“锦帆贼”。当地闻铃响,即知道是甘宁出现。二十多岁时,停止抢劫,熟读诸子。不被重用《蜀志·刘二牧传》引王粲《英雄记》记载说在刘璋初即位之时,甘宁联合沈弥、娄发起兵造反,不敌,投奔到荆州,《资治通鉴》也有记载此事。而《吴志》本传并没有记载,只是说甘宁与手下八百人投到刘表麾下。刘表是儒人,身居南阳,不习军事,甘宁也不得重用。当时众多英豪各自起兵,甘宁观刘表时势,终身必然无事可成,如有一天瓦崩,必受祸害,打算入东吴。黄祖在夏口,大军不能过,惟有依附黄祖,三年来,黄祖不以礼相待。孙权讨伐黄祖,黄祖败走,追兵急追,甘宁善弓射,令兵在后,并射杀了吴军校尉凌操。黄祖解决了危难,大军回营...
查看全文
《甘宁传》辨疑
[甘宁传]原顺序:后随鲁肃镇益阳,拒关羽。羽号有三万人,自择选锐士五千人,投县上流十馀里浅濑,云欲夜涉渡。肃与诸将议。宁时有三百兵,乃曰:“可复以五百人益吾,吾往对之,保羽闻吾欬唾,不敢涉水,涉水即是吾禽。”肃便选千兵益宁,宁乃夜往。羽闻之,住不渡,而结柴营,今遂名此处为关羽濑。权嘉宁功,拜西陵太守,领阳新、下雉两县。后从攻皖,为升城督。宁手持练,身缘城,为吏士先,卒破获硃光。计功,吕蒙为最。宁次之,拜折冲将军。后曹公出濡须,宁为前部督,受敕出斫敌前营。权特赐米酒众殽,宁乃料赐手下百馀人食。食毕,宁先以银碗酌酒,自饮两碗,乃酌与其都督。都督伏,不肯时持。宁引白削置膝上,呵谓之曰:“卿见知於至尊,熟与甘宁?甘宁尚不惜死,卿何以独惜死乎?”都督见宁色厉,即起拜持酒,通酌兵各一银碗。至二更时,衔枚出斫敌。敌惊动,遂退。宁益贵重,增兵二千人。[一][一]、江表传曰:“曹公出濡须,号步骑四十万,临江...
查看全文
[甘宁传]辨疑
[甘宁传]原顺序:后随鲁肃镇益阳,拒关羽。羽号有三万人,自择选锐士五千人,投县上流十馀里浅濑,云欲夜涉渡。肃与诸将议。宁时有三百兵,乃曰:“可复以五百人益吾,吾往对之,保羽闻吾欬唾,不敢涉水,涉水即是吾禽。”肃便选千兵益宁,宁乃夜往。羽闻之,住不渡,而结柴营,今遂名此处为关羽濑。权嘉宁功,拜西陵太守,领阳新、下雉两县。后从攻皖,为升城督。宁手持练,身缘城,为吏士先,卒破获硃光。计功,吕蒙为最。宁次之,拜折冲将军。后曹公出濡须,宁为前部督,受敕出斫敌前营。权特赐米酒众殽,宁乃料赐手下百馀人食。食毕,宁先以银碗酌酒,自饮两碗,乃酌与其都督。都督伏,不肯时持。宁引白削置膝上,呵谓之曰:“卿见知於至尊,熟与甘宁?甘宁尚不惜死,卿何以独惜死乎?”都督见宁色厉,即起拜持酒,通酌兵各一银碗。至二更时,衔枚出斫敌。敌惊动,遂退。宁益贵重,增兵二千人。[一][一]、江表传曰:“曹公出濡须,号步骑四十万,临江...
查看全文
甘宁相关标签
生年不详
忠县人
人物神
东汉军事人物
215年逝世
三国志立传人物
道教神祇
甘姓
东吴军事人物
其他